------------
序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但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网络小说,只是因为单纯喜欢看书的感觉,我经常去学校附近的书店借小说看,什么漫画书,言情小说,侦探破案小说,志怪类小说,武侠小说等等。特别喜欢看武侠小说,金庸的古龙的梁羽生的基本都看过,好看的细细品味,不好看的一目十行。
工作后我还清楚的记得看的第一本网络小说是《鬼吹灯》,第二本是《气御千年》,第三本是《凡人修仙传》,之后对于仙侠类的小说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样一晃也七八年过去了,在这些年里我一直保持着闲时看网络小说这样一个爱好,也看了无数的网络小说。大神的、扑街的;小白文、文青文;完结的,太监的;看了无数。
偶尔也会有提起笔写一写的冲动,可惜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动笔。身为一个老读者,我可以说对许多作者的网文套路非常熟悉,甚至我还曾经以参考其中数本仙侠小说的构架打了数次草稿。跟很多读者转为作者的原因相同,由于闹书荒、看的不过瘾等原因,于是想自己动手开始写。而现在,由于生病的原因,工作也清闲了,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写网文了。
我之所以写这样一本书,是基于自己对武侠仙侠的喜爱,是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但武侠小说已经时过境迁,小说里人物不能飞天遁地,不能长生。还是修仙好!神仙吕洞宾有诗云:“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然飞过洞庭湖。”
这个世上有没有神仙,我不知道,我也没见过。不过祭祖扫墓,寄托哀思之时;生老病难有过不去的坎之时;都会希望那天上的祖先,法力无边的神仙来庇护自己及家人!信之则有,不信,也毋妄之。不论信不信神仙,这已成为一种文化传承,从未脱离过你我的生活。脚下的路都是人自己选择的,人生的短暂让你没有后悔的机会。明天会怎样,谁也不知道。希望是人走下去的动力,希望大了对失望也更多了一分恐慌,活在这个世间,不如意者十之**。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旅途充满了希望,梦想,挑战,欢喜,悲伤,离别,你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下车。佛陀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无人可以逃脱。生命短暂,且行且珍惜!
扯远了,回归正题。之所以取这个书名,其一是很多仙啊侠啊神啊的名字已经被人取烂了不想去重复,其二是最近正在看本道家的书,名字来源于神仙李道纯所著《中和集》中的“道本至虚,至虚无体”。
全文大致如下:道本至虚,至虚无体,穷于无穷,始终无始。虚极化神,神变生气,气聚有形,一分为二。二则有感,感则有配,阴阳互交,乾坤定位,动静不已,四象相系,健顺推荡,八卦兹系,运五行而有常,定四时而成岁。冲和化醇资始资生,在天则斡玄万象,在地则长养群情,形形相授,物物相孕,化化生生,莫有穷尽。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错综隐显相扶。原其始也,一切万有未有不本乎气,推其终也,一切万物未有不变于形。是知万物本一形气也,形气本一神也。神本至虚,道本至无,易在其中矣。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居中。自融自化,气在其中矣。天地物之最巨,人于物之?灵,天人一也。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变在其中矣。入之极也,中天地而立命,禀虚灵以成性,立命神在其中矣。命系乎气,性系乎神。潜神于心,聚气于身,道在其中矣。形化则有生,有生则有死,出生入死物之常也。气化则无生,无生故无死,不生不死神之常也。形化体地,气化象天,形化有感,气化自然。明达高士,全气全神,千和万合,自然成真。真中之真,玄之又玄,无质生质,是谓胎仙。欲造斯道,将奚所自,惟静惟虚,胎仙可冀。虚则无碍,静则无欲,虚极静笃,观化知复。动而主静,实以抱虚,二理相须,静与道俱。道者,神之主。神者,气之主。气者,形之主,形者,生之主。无生则形住,形住则气住,气住则神住,神住则无住,是名无住住。金液炼形,玉符保神,神形俱妙,与道合真。命宝凝矣,性珠明矣,元神灵矣,胎仙成矣,虚无自然之道毕矣,大哉!神也,其变化之本欤!
大意是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让心境清净,洁白,安静。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路,在不通时,选择拐弯,心,在不快时,选择看淡;情,在渐远时,就选择随意。谁会过问,我是否还在。我试图忘记,那没有你的记忆。我做不到的,挂在日记里,慢慢赏析。
我来自虚无,也终将重归虚无。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既然未来已定,还有什么奋斗的意义?如诗中所言: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长生不死,与天同寿是无数岁月以来无数人的梦想!生死之间,谁不想长生不老,谁不想与天地齐寿,谁不想与日月同存!本书中小秀才周墨扬,本该过着平凡而恬静的生活,走着既定的人生之路。但自从他无意中发现紫云观祖师的秘密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慢慢脱离了正常人的人生轨迹,步入了众人向往且神秘莫测的修道之路。在实力为尊的修真界,他如何能从一个垫底的修真者,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的通天之路呢?家人间的温馨相处,朝堂上的利益纠葛,江湖中的爱恨情仇,修真路的艰难曲折,周墨扬该如何自处?他将如何在长生之路上的挥剑斩棘,踏道而行,破出一条长生之途。
为了保证本书逻辑的合理性,可能前面铺垫过程有点长,希望各位读者能有耐心。本书慢热,不为了赶进度粗制滥造,主角一步一个脚印,主角成长有外力的帮助也有自己的努力,我觉得凡事要有合理性。本书不意淫,不种马,不开挂,不小白,不脑残,不狗血,不装作,不穿越。也不以主角出身贫苦,身世悲惨,通常资质不好被人欺负,作者为了让主角早入仙门,或带着前世记忆穿越,或娃娃期就有成人思想,无人教导或者自己偷学下靠着“意志坚定”勤学苦练,然后出门以千奇百怪的模式得到逆天宝物,一飞千里把以往鄙视自己的天才踩在脚下,最后无人能敌左拥右抱成就大道,这种流行的不合理模式来吸引读者。
第一次写书,水平所限,还请各位书友指正!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mg{float:left;}.qrcodeul{margin-left:120px;font:14px/1.5"microsoftyahei";padding-left: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扫描二维码关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节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wap_17k”关注我们。回复"大奖+你的qq号"参与活动。10部iphone6,万名qq会员等您来领!
------------
中和集简介
论述道教“心易”及丹道中派法则的道书,六卷,宋末元初莹蟾子李道纯撰。卷一《玄门宗旨》载“太极图”、“中和图”、“委顺图”等图式及颂文,主旨论“太极”与“道”;卷二述内丹;卷三问答语录;卷四有《性命论》、《卦象论》、《死生说》、《动静说》等阐述义理;卷五、卷六收诗词、隐语,含蕴性命之说与内丹之旨。莹蟾子取《礼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义,认为未发谓静定;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故日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天下无穷之变。其说以“中和”为宗旨,谓三教性命之学可括于“中和”二字。作者提出了以“中和”为准则的道教易学新理念,并据此论述其全真道中派丹法。认为《易》学有“天易”、“圣易”、“心易”、“心易者,易之道也”,“观心易贵在行道”,“深造心易则性命”,故而他倡导“心易”。全集意蕴丰湛,大致可归纳为:一、三教宗旨尚静定,发而中节是达道;二、知“心易”以通变,知性命以修道;三、用《易》致虚静,明《象》证金丹;四、融通三教玄机,阐发金丹妙道;五、以“道”为体,以“易”为用,以“丹”贯通三教。明《道藏》洞真部“光”字号收载。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谓:“是书可谓通儒贯释之至言也。”
卷一:《玄门宗旨》,绘制《太极图》《中和图》《委顺图》《照妄图》等四图,配合解说全书之主旨。中心点是《太极图》所标之三教合一说,谓儒、释、道三教,派虽分三,其源则一,皆以卦象未画前之太极为本。道教之修炼金丹,就是循太极之道而逆行之,使精、气、神三物凝结为圣胎,而复归无极。为表此意,复作《太极图颂》《画前密意》以发明之。
卷二:列《金丹妙诀》《三五指南图局说》《试金石》等题。《金丹妙诀》以金丹图像阐说修丹之鼎器、药物、火候;并分述炼精化气(初关)、炼气化神(中关)、炼神还虚(上关)等三段工夫。《三五指南图局说》借析《悟真篇》诗“三五一都三个字”之义,总述金丹生成之理。谓“丹书云:炼精化气为初关,身不动也;炼气化神为中关,心不动也;炼神还虚为上关,意不动也。身心意合,即三家相见结婴儿也。作是见者,金丹之能事毕矣,神仙之大事至是尽矣。至于丹书种种法象,种种异名,并不外乎身心意也”。《试金石》对当时流行的种种修炼法进行分类总结,首辟旁门九品。谓其中之“下三品”,如“御女房中,三峰采战”,“用胞衣为紫河车,炼小便为秋石”,以及“炉火烧爇五金八石(外丹)”等一千余条,为“邪道”;“中三品”如“休粮辟谷”、“吞霞采气”,“或想身中三气”等一千余条为“外道”;“上三品”如存思、吐纳、按摩、闭息行气、屈伸导引、固守丹田、服中黄气等一千余条,为“旁门”。称下三品只贪淫嗜利者行之,行中、上之品只能却病,皆非正道。次叙丹法正道——渐法、顿法。称渐法有三乘,顿法只一乘。“渐法三乘”者,下乘为安乐之道,中乘为养命之道,上乘为延生之道,是为根基浅薄者所设,以利其循序渐进者。至于顿法则为“最上一乘”,专为夙有根器者所设,据称,此法“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到“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就是大功告成之日。
卷三:列《问答语录》《金丹或问》《全真活法》等题。《问答语录》为与门人谈丹道之记录,详记与弟子程安道、赵定庵之问答。为“破后人之惑”,“将丹书中精要,集成三十六条”,曰《金丹或问》,对九还、七返、三关、玄关、三宫、玄牝、炉鼎、药物等问题,作出较为明晰的解释。《全真活法》讲保全本真之要。谓“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谓之全真”。三全的前提是身定、心清、意诚,“精气神为三元药物,身心意为三元至要”。炼精之要在乎身,炼气之要在乎心,炼神之要在乎意。“炼精化气,所以先保其身;炼气化神,所以先保其心。身定则形固,形固则了命。心定则神全,神全则了性。身心合,性命全,形神妙,谓之丹成也”。
卷四:以两“论”、两“说”及歌十二首以阐丹道。其《性命论》谓“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修炼金丹必须性命双修,才能达到“命基永固”,“性本圆明”,“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卦象论》谓“丹书用卦用爻者,盖欲学者法象安炉,依爻进火,易为取则也”。白玉蟾告诫后人“不可泥于爻象”,故云“上品丹法无卦爻”。两“说”有《死生说》和《动静说》。前者谓“一切念虑都属阴趣,一切幻缘都属魔境”,要“于平常——境界觑得破,打得彻,不为物眩,不被缘牵”,久之,“念虑绝则阴消,幻缘空则魔灭,积习久久,阴尽阳纯,是谓仙也”。后者谓天动地静为天道之常,修道之要在于“效天法地”,“一动象天,一静象地,身心俱静,天地合也”;“心法天故清,身法地故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歌有《原道歌》《炼虚歌》《破惑歌》等十二首,其《炼虚歌》序谓“虚者大道之体,天地之始,动静自此出,阴阳由此运,是故虚者天下之大本也”。歌云:“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工夫。”《破惑歌》破“三峰采战”等邪术。
卷五:诗四十九首。卷六:词五十八首,外《隐语》二篇,皆杂论性命及内丹之旨。其中又多合一三教之篇什,如《满江红》一首述“三教一理”,前半阕云:“三教正传,这蹊径元来蓦直。问老子机缄,至虚静极,释氏性从空里悟,仲尼理自诚中入。算始初立教,派分三,其源一。”又一首“述三教”,前两句云:“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隐语?教外名言》更引三教言论以证异流同源。谓“三教唯心”,学佛在乎“见性”,学道在乎“存性”,学儒在乎“尽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93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1765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1771
1772
1773
1774
1775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784
1785
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